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学社论文范文

文学社论文范文

文学社论文

文学社论文范文第1篇

我校文学社自建立以来,各类活动办得风风火火,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除了定期开展活动外,我们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校园文学社网站以及创办文学社社刊,让学生自由投稿,编辑排版确保有学生参与。让他们始终有一个自由宽松的写作氛围,一大批优秀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佳作美文数不胜数,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些学生的成功都得益于校园文学社引导他们一步步走向文学创作这个领域。

二、依托文学社,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做法

1.定期举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更倾向于专业技能,语文课课时少,而用来上作文指导课的就更加少了,因此,文学社定期举行专题讲座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传授学生写作方法,拓宽学生视野,打开学生创作源泉,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为上好专题讲座课,指导学生搞好创作,我们语文教研组的各位语文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通过分解任务,密切协作,定期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如:《记叙文写作方法》讲座,《文学欣赏》系列讲座,《小小说的创作》等等。每次讲座都做到备课充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欲,创作欲,使他们听讲后跃跃欲试,欲罢不能。

2.组织征文大赛,激发写作兴趣

几年来,我们文学社每年都举办校园作文大赛,组织文学社成员踊跃参赛,从效果上看,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在竞赛中能够取得进步。而对于全市或全省组织的作文竞赛,我们也会精心组织,认真指导,确保有一定让校园文学社成为作文教学的捷径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郭丽丽数量的文学社员参加,并且能够在大赛中获奖。

3.努力办好社刊,鼓励学生多练笔

社刊是我校文学社的一大特色,也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努力办好社刊,确保社刊质量,我们办刊的经验有三点:一是确保稿件的原创性,稿件投过来后,学生编辑进行一审,教师编辑进行二审,审稿过程中,我们会进行网络比对,看是否抄袭网络上的文章,然后还要进行期刊论文库比对,看是否抄袭杂志上的文章,录用后要作者签诚信承诺书,保证该作品为自己所写。二是提高作品质量,主要是搞好征稿前的写作辅导讲座,以及收稿后的学生反复修改。三是搞好封面设计,激发学生对刊物的喜爱。

4.指导学生投稿,培养学生写作信心

学生的作文如果能够发表在正规的刊物上,这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最大肯定,它能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学生更加有动力地去创作。因此,我们文学社每一位辅导老师,把如何让学生多发作品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把一些比较好作文刊物地址与投稿邮箱汇编在一起,打印后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投稿,以提高投稿的命中率。

三、文学社发挥的作用

校园文学社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良好平台,学生参与到文学社中,利用课余时间,互相交流写作经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丰富了中职生在校的课余生活。

1.校园文学社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激发创造力

中职生在文学社活动中,通过文学社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写作水平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也会取得更大进步。中职生利用文学社这个平台,在课余时间可以自主进行演讲比赛、辩论会以及邀请学校优秀语文教师举办文学专题讲座等,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且还能培养学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激发创造力,同时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也得到提高,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是很有帮助的。

2.校园文学社是校园文化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校园文学社是学校文学教育的有效载体,文学社的创办承载着发展学生写作特长的重任,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学社发挥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延伸课堂教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重要作用。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学社是对语文这门基础课的有效补充,我们中职语文课不能囿于课堂内,必须走出课堂,甚至走出校门,既要学习课本知识,更要通过文学社实践活动,增长同学们的见识,达到写作知识的积累,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结语

文学社论文范文第2篇

一、探索文本的意义结构

詹姆逊曾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批评而言,“形式本身实际上只是内容在上层领域内的实现。……形式是内容本身深层逻辑最后的清晰表述。”[2](p.278)它也是某种深层的相应的社会和历史结构的标记。因此,从形式中探索这种社会历史的深层结构就是批评的任务。在戈德曼那儿需要解决的就是在伟大的作品中找出与社会历史的深层结构与集体主体世界观同构的意义结构,从而使这些深层结构和世界观得到彰显。

何谓“有意义结构”?“发生学意义上的结构过程来源这样的事实,即诸个体———以及他们所组成的各种社会集团(诸个体构成的集团,其中,诸个体发现他们或在某些时候或多或少重要的方面,或在相似的环境内处于相互的关联之中)———寻求统一一致的方式,处理那些有关他们与周围环境间关系的问题聚合体。或者换种方式说,他们试图通过他们的行为(实践),在他们自己与这些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平衡。”[1](p.61)因此,结构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一定是为了解决问题,实现目的,完成功能而存在。这样的结构才是有意义的结构。“结构本质上是由完成某一特定环境之某种功能的必然性所决定的。……结构通过其意义特性而存在,而这意义特性又来源于它要满足某一功能的不可逆转的倾向。功能只能通过结构来实现,而结构在它们恰当地完成了某一功能的意义上,又是有意义的。”[1](pp.12-1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有意义结构之中并不存在永久性的东西,随着旧有功能的丧失和新功能的出现而不断地解构和重新结构。

为什么要把文学作品作为有意义的结构来看待?此问题涉及到戈德曼研究人文科学方法的一个根本原则:即人类的行为总是具有意义结构的假设。这一假设的立足点就来自于主体与客体、价值和事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戈德曼一再强调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不能把一切人文现象当作独立于主体的纯客观现象来看待。“所有社会现实都是为物质事实与智识的事实同时构成的,而这些事实也结构了研究者的意识,并且自然地暗示了各种价值判断。”[1](p.63)所以,一切历史社会事实必须与主体相联系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受制于特定时期内的一整套精神结构,精神结构中不同因素的有机联系建构了人类的行为。我们由此可以认为,精神结构建构了一切人文现象,当然也包括文化的创造。这些精神结构是有意义的结构,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是为了回应环境所提出的问题而形成的。因此,“伟大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作品的这种内在结构,应当归因于这些事实:在一致性的高级层次上,它们对人类面临的一系列为人类相互间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所提出的基本问题表现了各种全面的态度(即世界观)。”[1](p.83)“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在概念层次、言语或感觉意象层次上表现了一种世界观,它就具有了哲学、文学或艺术的效用。”[1](p.85)

接下来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在每一种具体分析中,如何阐明人们所要研究的事实的具体意义结构。戈德曼为此提出了两个互补的认识过程:理解和解释过程。“理解和解释不是两种不同的智力方法,而是一种同样的、一种指示不同坐标的方法。理解就是在确定的情况下阐明这样或那样的文学作品中的被研究客体内在的有意义结构。解释只不过是将作为构成和功能因素的结构归入研究者的结构中,并非以细致地,但却在足以使被研究的作品起源,清晰地出现的程度上发掘出直接的总体。然而这仍需要将总体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使解释变成理解,使解释式研究不得不与一种更加浩瀚的新结构相协调。”[3](p.72)当然,这种认识过程并不是简单直线式的前进过程,而只有通过整体和部分之间持久循环的成功接近,它才能向前跨进。在《隐蔽的上帝》中,戈德曼对此做了详细的说明。比如,理解《思想录》中的一篇箴言,就是对这篇箴言内在一致的结构的说明;但为了能够解释这个结构,就必须与《思想录》全文进行比较,解释了部分的结构,也就对《思想录》内在一致性的结构进行了理解。而《思想录》又可以在一个更广泛的结构比较中得到解释,即在17世纪下半叶起过重要作用的冉森主义世界观。解释了《思想录》的整体结构,也就对冉森主义世界观(特别是极端派的冉森主义世界观)作了理解。尔后依次将冉森教派放入穿袍贵族结构中,将穿袍贵族纳入整个17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社会,最后将法国社会纳入发展至今的西方世界不断地进行理解和解释。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思想录》的意义结构便被充分地揭示出来。

二、作为社会斗争的文化实践

文化创造的主体被戈德曼规定为是一种超个人的主体———集体主体,而不是个体。戈德曼将文化创造的主体奠基于集体主体,从而也就将文化实践引入到社会实践的领域。集体主体也是有意义的结构,它是诸多个体在社会分工的过程中按照特定意义关系聚合起来的整体。在社会形成的角度上我们不可能说孤立的个体是有意义的,因为离开了整体个体既无意义也无功能。一切个体的意义与功能都必定是在集体主体的整体之内而言的。“一切历史的行动,从打猎、捕鱼到审美的和文化的创造,唯有当它们与集体主体相联系之时,它们才能被科学地研究,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才能诉诸于理性。”[1](p.45)在各种群体之中,“还有些对于精神和艺术生活与创作最为重要的群体:即与经济基础相联系的各个社会阶级;直到今天经济基础对于人的思想意识生活一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不过并不是所有以共同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群体都构成社会阶级。这种经济利益必须以全面变革社会结构为目标;这种经济利益还必须通过对现代人的优点、缺点的全面评价,通过一种理想,关于未来的人类、人与人、人与世界应当具有的关系的理想,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这样表现出来。”[4](pp.20-21)

戈德曼认为原子式的个体主体是无法形成有机的总体社会的。他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例进行了论证。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他将个体作为主体,将人与人之间关系描述为里比多自由满足的主客体关系。譬如:“将孩子遇见的第一批人,特别是母亲和父亲作为对象,以达到里比多倾向的自由满足,但这种满足将导致一个后果,建立极小的自治集团,阻挠任何更加广泛的社会的形成。”[3](p.103)因此,在戈德曼看来,要在单独的个体层次上使诸结构具有功能,并且阐释它们的意义和它们发生的因素,这是极不合适的。个体的建构只有与个体的社会化,与组成他不断扩展的集体范畴相联系时才能得到说明。

文化创造的真正主体是集体主体,而在主体与文化创造之间起核心作用的是世界观。“所谓世界观,乃是指一种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关于人与人以及人与宇宙之间的联系的观点。”[1](p.124)世界观在戈德曼那儿并不是对某种现实的纯粹被动的静态反映,世界观建构了人类的行动“人为了能生活下去和有所指向,他总是被迫将一种或多或少是有意识的秩序引入他们对世界总体的表象中;任何集团都企图创造出一种我们提到过的同样的表象,构成文化创造主体的特别集团则企图创造出一种世界观。”[3](p.51)一种有效的世界观可以基于具体的环境而成功地使经验现实得到阐释并控制行为的方向。因此,没有这样的一次整理,任何有效的行动都是不可想像的。“这些精神范畴结构(包含思想行为和感情)也创造了各种社会现实:房屋、道路、诽谤、专制、生产关系、文学作品,以及人们用来研究这繁富多彩的事物的价值判断和理论概念。”[1](p.96)在此意义上,戈德曼认为任何社会事实都渗透着意识事实,意识事实则组织构序一切社会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并不是一个实体性概念,而是一个关系概念。每个阶级在与其他阶级相区别的对立关系中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当然,每一个阶级所具有的世界观也并不是自发生成的实体,它同样是在与其他阶级显在的世界观和现存的社会秩序对抗中来确定对自己、对世界、对超验原则的看法。它是对他者的回答,而不是自言自语,是在与他者形成批判、区别的关系中的一种扬弃、一种超越,而不是一个已知的确定事实。“各个集团由于其自身的地位,总是依赖于其他集团,并且这种关系又处于经常变化之中;那么这些集团对处于整个社会过程中的集团间的关系,便很少到达一种高度连贯的自我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戈德曼把他们的理论实践说成大多是潜意识的原因所在。一个集团诸精神范畴的结构过程,一般来说是潜在的。”[1](p.22)“它不属于以相对稳定的价值等级为特征的日常的经验世界。所以,人们在‘杰作’中发现的世界观不是表现一个集团成员经验的、现实的意识,而是表现理想的意识、最大可能的意识。这是一种潜在的意识。”[5](p.3)

借助于同构概念,戈德曼使艺术———社会历史转入了辩证关系之中。詹姆逊认为,形式是内容以及内容内部逻辑的投射,是一种显在的内容;而内容则是隐蔽的形式。形式与内容无论哪个都可转变成另一个,两者是一而二而一的辩证关系。以同构为中介,我们就可以把作为形式的艺术与作为内容的社会历史的关系纳入上述的论述中。由于同构的作用,一方面我们可以使潜在的世界观得以明晰,因而我们就可以对戈德曼作品的审美原则有深刻的理解。戈德曼认为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来自于它是否完整地彰显了社会的整体结构———一种统一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同构的原则就是要还原作品产生的具体语境,在对话语境中把握作品的形式和意义。詹姆逊还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批评而言的一个总体特点就是文化作品本身不是自足的,它往往是在特定语境中对对话者的一种回答、一种相区别的对抗。理解这种特定的境遇是我们了解文本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经过同构的中介作用之后文化实践在社会斗争中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创造包含着有利于集体觉悟的统一性和一贯性。总的说来,除了别的功能之外,文学创造还有帮助社会集团认识问题和意识到自身愿望的功能。”[3](p.56)另一方面,在争夺文化霸权的对抗性语境中,世界观具有行动的功能,并且是建构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一旦作品所揭示的潜在状态的世界观与现存秩序发生冲突时,这意味着作品已经开始参与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事实的建构,开始了对社会成员新的精神范畴结构的塑造;因而便具有了伟大的批判功能,甚至是激进的革命性作用。

三、相对总体与作品的批判性

“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卢卡契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样,戈德曼的研究是从这一观念开始的:个别的现象只能在总体一致的范围内才能被具体地理解。”[5](p.34)文学作品只有被放入总体性的宏观分析模式中才可以得到几近完全的解释。

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文学作品中丰富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如何面对文本的多义性。正如奥地利著名的文学社会学理论家齐马所置疑的:“‘意义结构’的概念不仅从分析本文的多样性的语义学角度看,而且从探讨几个世纪以来对拉辛作品接受情况变化的阅读理论的角度来看也是成问题的。如果把《安德罗玛克》或《费德尔》视为冉森主义世界观的表达,那么怎么说明拉辛在19世纪或20世纪的现实性呢?冉森主义既不能解释拉辛的现实性,也不能解释革新的阅读使拉辛作品经受的变化。”[5](pp.66-67)

对此难题的解决,戈德曼认为关键还是来自对总体性的界定。戈德曼的总体性可以描述为“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组成社会的各个阶级与各集团之间的动态的相互作用”[1](p.20)。它在各阶级的具体实践中反映出来。在此,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个总体理解为各阶级及其世界观的一个对话语境。在这个语境中,各阶级、各种世界观通过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关系建构着自己。当然,这不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语境,而是一个有着支配与被支配的语境,是一个争夺文化的主导权,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建构现实世界主导权的场所。每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及其现实结构并不是孤立出现的,它一定是满足特定环境的需要并实现某种功能而存在。一旦功能丧失,它也必将消亡,而满足新要求的功能性整体也必将形成。因此,这不是一个永恒、先验的总体,而是具体时空中相对的总体。历史就是旧有结构的解体与新结构形成的不断交替的过程。每一个集团构序社会现实的精神范畴和世界表征系统“都只能当它们基于一种具体环境而成功地使经验的现实得到阐明并控制了行为方向时,才是有效的。这些范畴的整体构成只具有一种暂时的价值,它们只是在某种具体环境下对某种特定社会集团来说才是有价值的,当通过根据上述整体构成而行动的人的行动,或由于外界影响,宇宙变了,环境改变了时,精神范畴就不再是有效的,就丧失了其合理性,就应该改变了”[3](p.52)。

社会总体性结构改变了,构序社会现实的世界观与功能改变了;那么,与世界观同构的作品有意义结构的统一性也应发生改变。从中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出,结构社会秩序的世界观和社会现实之间与作品有意义结构统一性与丰富的作品世界之间所具有的相似的功能。“的确,仅仅在原则上肯定拉辛、帕斯卡是不够的。应该走得更远,去具体研究这种丰富性,将文学作品肯定为一种牺牲,无疑是它所表现的秩序所必需,并且是在承认其价值时,对那些仍然是一种牺牲和局限的东西加以阐明。归根到底,这才是作品中与批判精神必要有关的东西,又正是通过这种东西,这种作品才能指出了将超越它今天所捍卫的秩序的可能性的希望。”[3](p.57)因此,戈德曼并不否认作品丰富世界中蕴含多义性的可能,正是这种多义性与丰富性是作品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和永恒的批判性光芒的奥妙所在。这种丰富性使作品不断地超越自身、超越时代。“批判功能对我来说显现为所有重要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通过这种因素,文学作品不仅指出一个特定社会阶级现时的愿望,而且也指出有朝一日超越这些愿望走向更加广阔和更加人道的秩序的希望。”[3](p.57)也正是出于这种思考,戈德曼特别强调在考查作品能否形成有意义结构的同时,更加关注作家对作品世界丰富性与独创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法]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3][法]吕西安·戈德曼.马克思主义和人文科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

文学社论文范文第3篇

我们所培养的本科学生已经经过4年的基础及临床知识的系统培训,将在临床实习1年,我们将充分合理安排这段实习时间,对每个实习学生指派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带教教师,从收治患者开始每一步详细示教,包括病史采集和病历病程书写的能力,体格检查的完善与提检辅助检查的能力,综合上述信息做出诊断的能力,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及个体化治疗原则的联合制定和执行治疗计划的能力,我们要求学生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准确地采集及记录病史,并由教师按照病史书写规范加以审阅、指导和批改。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检体诊断技能扎实的专家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方面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学生对于正常结果和疾病特征的鉴别能力,规范操作流程。同时,每周一次的针对性的全科教学大查房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疾病的全面性评估,正确对待及处理肿瘤的放射治疗方案,完整合理地执行治疗计划。临床上遇见某一系统的肿瘤病变,学生们需要复习疾病相关基础知识如生理、生化、病理、解剖及诊断学等基础知识,还要熟悉肿瘤放疗和内外科等临床专业的基本知识,将理论和临床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掌握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措施和可能预后,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初步与患者和家属做好良好的医患沟通。

积极参与肿瘤患者的诊治流程,带教老师积极指导临床常规技能操作的训练,比如正常解剖结构和肿瘤病变组织的影像学讲解、照射野的设计、靶区勾画及治疗计划设计等放射治疗专业基本知识,掌握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国际著名教育家PaulLengrand认为,教育不单纯是为了传授知识,更应注重素质培养,掌握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所以,把培养开拓型创新性科学性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疏导式和实验设计式的教学模式,强化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是当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迫切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处理疾病诊治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建立独立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如何将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及姑息对症治疗等合理有效的应用在临床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拓宽学生思路,全方位提高学生临床技能。

2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注重临床知识更新

放射肿瘤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知识面广,相关专业知识如辐射剂量学枯燥难懂,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合理应用教学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每半个月会安排带教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授课,而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该模式,使临床放射生物学课程中有着诸如L-Q模型、α/β值等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内容,能够以电子幻灯片为主要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较好地讲解和吸收。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以上涉及的内容概念以图像、视频等形式表达出来,并和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有机地结合,通过多种元素共同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使枯燥的内容更容易记忆。在我们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将对收治的疑难、典型的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前讨论,要求学生对具体的患者进行自己的分析及讲解,最后,通过老师们的专业讲解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科室每日早交班过程中,应用20分钟进行本专业最新的外文文献学习,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进行,紧抓本学科的最前沿,加强理论知识的更新,同时在学习的准备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定期组织学科间的多学科会诊,积极要求学生参与,使他们不仅了解本专业的知识,更拓宽了其它相关学科的视野,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全面掌握疾病处置的能力。临床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教学的优越性,有针对性地从网上下载医学科研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并在学后写出心得。用英文撰写研究进展和作读书汇报。课外文献的阅读既可补充课堂知识、又扩充了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懂得如何获得科研资料,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为将来科研工作查文献、写论文奠定基础。

3查漏补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

文学社论文范文第4篇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自主练习、演示互动、示范操作等教学模式。示范操作比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再进行演示互动。教师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实验题目,让学生自由组合,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当学生操作完成之后,教师采用作业讲评的方式,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评价,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方式。采用互动、评比、讨论以及提问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对于平面设计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平面设计实验课的教学策略分析

1.重视案例教学策略

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需求,利用多媒体双向教学工具,采用案例教学策略,能够将知识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显著提高实验课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园林艺术》封面设计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10幅精美的园林建筑风景画,并提出以下问题:如何利用图像处理工具绘制一个园林艺术品的封面,封面的整体布局该如何设计,画面的色彩该如何搭配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其次,教师利用径向渐变工具绘制出由白色向绿色转变的环形底图,然后连接图层命令,把若干个园林艺术图像放在一个图层内,并利用扭曲命令,绘制出园林艺术图像的立方体魔方,并在魔方上输入渐变的文字:园林艺术。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教学要点:特效文字的制作、立方体以及阴影效果制作、渐变工具的使用、图层组的使用等。

2.重视学生作品赏析

文学社论文范文第5篇

⒈政府与社区的关系错位。这是影响我国社区发展的最大顽疾。我国《宪法》已经明确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有权力管理本管辖区内相应的事务而不受其他外力的干预。但是,1989年制定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作为社区建设的直接法律依据,不仅未明确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三者的关系,而且对居民委员会成员的人事任免规定也相当笼统,甚至还规定居委会对政府交办的工作有法定的协管义务。因而在实践中,社区居民委员会充当了“政府的一条腿”,成了一个行政化的组织。更关键的是街道办事处控制着居委会的人事安排和财政,使得居委会只向政府负责,与社区自治的方向背道而驰。

⒉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薄弱,缺乏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居民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情感认同与互助合作的生活方式,社区在相当大程度上还只是一个地域概念。大多数社区居民属于搭便车者或是看门人。搭便车者对社区事务知之甚少,也不打算参与社区管理事务,而是让别人作为他或她的人。看门人关注社区事情和政治,但只有当一些事情直接影响到他或者她的生活时,他们才会亲自参与管理。此外,在目前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事务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社区党总支和社区干部手中,普通社区居民根本没有进行社区管理的机会。没有有效的参与民主的渠道,公民就会对政治失去信心,对其不感兴趣,不想参与。而民主决策是社区自治的关键,否则就不能对社区权力的运作进行监督,更遑论把社区建设成为一个生活共同体了。人类之所以需要国家、社区不断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摆脱个人生存的种种恐惧,获得一定程度的安全感、舒适感,更是为了使人的自由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发展。目前,我国社区建设的现状与这一目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社区建设中贯彻宪法精神,因为宪法宣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人平等的原则,不仅具有明确的规范作用,而且对公权力的运作,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国家制度的稳定与法治秩序也具有积极的调整作用。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过程是宪法的生命所在,它有利于保证社会秩序,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态度与和谐的生活方式。

二、社区自治的基本要素

社区自治是对社区居民自治权利的终极追求与关怀,能够促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居民委员会作了清晰的界定: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种功能定位,揭示了我国社区制度的自治本质和内容。现阶段,我国社区实现自治是通过三个组织机构来实现的:社区基层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作为基层民主制度的载体,自治功能是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自治就是根据个人的意志自己控制、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首先自己进行判断,然后进行一定的行为(自己操纵),根据有关结果信息,修正判断错误(自己控制),这种能力就是自治。从实质上看,自治表现了民主的本质,揭示了民主的内涵。换言之,民主的实质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的管理,它就是自治。民主、法治、人权是宪法视域中社区建设的三个基本要素,民主是核心,法治是基石,人权保障是目的。

⒈民主是社区自治的核心。民主的实质是权利所有者对权力行使者的控制和监督,其核心在于承认和保护个人尊严及其自治地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公民通过自己设计的程序、制度来管理自我。美国政治学家达尔总结出民主过程的五项标准,即有效的参与、投票的平等、充分的知情、对议程的最终控制和成年人的公民资格。具体到社区建设中就是让居民自我管理,包括直接选举、民主决策和管理监督等,让居民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首先,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决定》要求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发展社区民主的关键是居民主动参与,直接体现为公民选举权的充分实现。我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0条规定:“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后的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这意味着:第一,居委会的成员应得到居民的支持与合法选票,其一切管理活动都应该以居民意志为基本的价值导向;第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应该是公开透明的,居民有监督权;第三,公民的满意度是评价居委会工作好坏的最终标准。居委会应当定期向社区居民会议述职和接受评议,建立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体系。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区管理机构更容易获得居民的认同,居民选举出的代表任职于居委会,必然期待发挥居委会的自治功能,而不是习惯于听命基层政府的指挥。其次,效率、透明与参与是任何行政行为所必须遵守的标准,而且也是行政机关从事行政行为时的基本原则。社区民主议事协商制度是社区居民参与的重要途径。社区事务都是居民最接近、最相关的事务,适合以最民主的方式来经营。而且居民通过一定途径、形式参与社区的各种组织、集体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能够提升其管理自身事务的能力,使得居民不仅能够共享管理成果而且还分担了社区责任。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居民会议是社区公共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社区自治的权力中心。当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得到鼓励且处于畅所欲言的民主气氛中时,其思考和行动的积极性、责任心都会极大地提高。同时,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合法性、权威性及较高的执行效率。

⒉法治是社区自治的基石。法治是一个内含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正义、效益与合法性等诸多社会价值的综合观念。法治要求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均要纳入法律的轨道,接受法律的调整,因为,法律是明确的、肯定的与普遍的规范,具有正式性、稳定性和全社会必须遵行而不得违反的硬性,能够为社会秩序的有序和稳定提供保障。此外,法治有助于促进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为法律明确了每个人的身份及其权利义务,规定人们当为、必为的行为和违法责任,使人们的行为遵守既定的行为模式。法律还具有公平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价值的平衡与互补的功能,所以,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建设环境良好、和谐稳定社区的关键因素。具体到我国的社区建设而言,首先,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为社区建设的规范化提供保证。应完善社区自治法律体系,注重自治组织体系的规范性.如国务院制定的《物业管理条例》及建设部颁发的《业主大会规程》中关于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职责与《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的居民委员会的职责就存在着冲突;其次,在法律上应明确社区自治的领域有哪些,社区自治组织的地位、权限是什么。要划分清楚社区居委会、居民会议、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物业管理机构或业主委员会的职、权、利,还要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法治不单指健全的法律体系,良好的法律运行状态,更意味着整个社会成员对法律发自内心地遵守和由此而形成的良好的法律秩序和状态。因此,法治应成为社区自治的核心价值和灵魂。只有法治化的社区才能真正建立起公正、民主和高效的社区治理制度,凸显社区自治的价值本质,实现基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⒊保障居民的权利是社区自治的目的。成熟的法治是人权价值普遍受到尊重的理想状态。民主法治是手段,他们最终服务于人的幸福和尊严。《决定》也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体现了居民的主体地位,即社区的一切治理制度和措施都应以保障居民的权利为起点和归宿,要通过法治的制度化优势来尊重和维护居民的思想信念、利益追求,使居民权利得以真正实现。对于居委会及其成员来说,就是要认识到居民的权利是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全体社区居民的权利,权力的运作必须是为了保障全体居民的自由和权利。要自觉为居民服务,接受其监督,从而摆正自己的位置,克服官僚化,防止腐败。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自治工作的着力点,强调根据社区需求提供人性化、细节化、专业化的社区服务,服务对象包括社区内所有居民,服务的类别应涵盖居民的各类需要。总之,社区自治从本质上要求构建一套民主政治的治理制度和模式,形成公开透明的治理格局。居民可以通过对话、谈判、协商的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分歧和冲突,在管理社区事务的过程中可以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通过这种对社会事务的广泛参与,保障和维护自己的民主自治权利,确保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三、社区建设的灵魂

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市民化,从社会文化层面上体现为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互动过程中的容纳、认同与融合。对于一个社区来说,就是形成社区意识,它是人们共同的精神生活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精神纽带,是一种共同的心理认同,是一个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关键。非人情化的经济竞争在总体上支配着城市空间组织的构造,而文化因素或社会价值观的认同则会影响城市空间组织的微观结构。社区意识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持续性地发挥作用,能够提高社区自治水平、增强社区凝聚力。就如托克维尔曾描述的那样:人们热爱自己的乡镇,关心自己的乡镇,把乡镇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联系起来,最大多数的人参与公共事务,产生了遵守秩序的志趣,理解了权力和谐的优点,并对他们的义务的性质和权利范围终于形成明确的和切合实际的概念。

居民的主体意识、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都是社区意识必不可少的要素,需要居民具有自觉思考、自我反省和自我决定的能力,有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精神,能够主动地参与有关公共事务的立法和决策,参与其他社会成员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在参与自治的过程中,社区成员行使权利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性将逐渐增强,权利行使时的求实态度和自律观念也会得到提升。但是,现代化的社区意识更需要居民的法治意识,必须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权利与自由等法律意识,否则,社会排斥的存在会让农村居民难以融入城市。有法治意识的公民能明白每个人的权利都是具体的、有限的、与他人交叉的,所以,会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明智地处理个人的生活事务,理性地选择自己生活的目标,追求合理的个人利益;能主动承担作为社区居民的义务,积极与他人互动。人只有在相互作用之下,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焕然一新,才能开阔自己的胸怀,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居民之间的尊重与信任关系就会慢慢建立,人与人的交往与沟通也会变得更容易。当社区成员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休戚与共的依赖关系时,个人的自我意识被他的集体性自我意识部分取代时,社区居民就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此时,社区的凝聚力就会增强,而凝聚力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社区和谐的要件。

文学社论文范文第6篇

通过对于表1-表5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①学生出勤率与专业有关;②学生出勤率与教师自身素质有关;③学生出勤率与课程类型有关;④管理严格的班级与出勤率有关;⑤班级党员人数比例与出勤率有关;⑥家庭经济情况与出勤率有关。归纳起来,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社会层面和学生层面。从社会层面上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变化,重物质的价值观取代了重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津桥学院作为独立学院,由于自身独特的办学特点同样也存在被社会所接受的一个过程。家长、社会方面存在的认识对于独立学院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校的学风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影响因素。

除了社会和家长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师方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标尺。独立学院由于自身发展时间不长,师资队伍都以年轻教师为主,教师刚毕业存在经验上的不足,初期会对学生的培养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一部分教师是由公立院校的外聘教师构成,这部分教师资历高,教学经验丰富,掌握课堂能力强,然而由于这些教师来自于公立院校的外聘教师,本身在母校就兼任较重的教学任务,外加独立院校学生自身特点,使得他们在独立学院任教期间就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缺乏足够耐心;另外,一些教师由于自身方面缺乏师德和教师的自身素质,对于育人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对学生采用放任的态度。以上这些都会导致学风建设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得出勤率偏低。从学生层面上来说,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班级班风影响校风建设;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学习自控力较差;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强,心理脆弱。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它们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独立学院学生在这关键的方面恰好存在缺陷,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以为学习是为父母,学习仅仅是为了最终毕业时的两证,没有为自身确定明确的学习目的,完全是被动学习,应付过关。学习自控力较差也是在调查中普遍存在,且尤为突出的特点。独立院校的学生从高中开始自控力差的特点就已经形成,该特点直接导致了高考考分偏低,然而性格形成容易,更改一些毛病缺点却尤为困难。在父母远离自己的环境中,一旦放纵收心就非常难。

2学风建设工作的对策研究

2.1学校层面

2.1.1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工程独立学院学生素质总体来说要比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低,然而这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却很强,因而要提高他们的素质就应该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是学院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心环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独立学院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许多教师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工作,这也使得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稳定。应该重视实践师资力量的培养,建立一系列制度性机制,提高实践教师收入以及地位,从精神层面上鼓励实践教师发展自身专长,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还应加强对实践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还可将部分教师安排到实践点进行锻炼,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进行实践工作,这将有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2.1.2独立学院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制度化是学校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独立学院和学生自身存在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应该加强校内制度化管理,弥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不强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突出、社交能力强、思想较为活跃等特点,学校应在制度化的基础上,提高人性化的管理。给予学生特别的关爱,加强学生自身的道德培养。如何将两者恰当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是学校应该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找寻结合点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2.1.3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建设一支优良的辅导员队伍,使之成为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专职队伍,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构成、机构设置、运行模式上又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这些都加剧了其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与艰巨性。辅导员是从事辅导工作的人员的简称。辅导员制度是目前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组织协调各班级日常事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将会对学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辅导员应加强与班级学生的联系,关心爱护学生,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教育和指导,处理突发事件。对于经常缺课影响出勤率的学生应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及时处理,保证学风的纯正,给大多数渴望学习的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2.1.4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的完善党支部是院级党委管理下的最小单位,党支部的主要作用是发展党员,对党内大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党支部对于内部的党员同志的思想和品行都有良好的塑造的作用。学生党员同志在党支部的宣传教育下,树立了良好的道德观念,从自身建设做起,在班级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班风的树立起到积极作用。在完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基础下,党支部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严格要求学生党员,严格规范入党程序,保证培养出的党员同志都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另外,在各班成立“党员红色小组”。由一个班级中的所有党员组成“党员红色小组”,在班级中承担维护课堂秩序、严肃考勤、促进学风建设的责任,推进以党建促学风的良性循环。班委是一个班级体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培养的过程中就要选择好班委,培养学生骨干,通过班委带动整个班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时多鼓励,多关心、信任同学,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敬仰你,心甘情愿为你办事,这样班级的学习风气也才会被带动起来。

2.1.5其他方法: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采用考勤系统进行学风建设是一种新的尝试。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本专业学科特色,研发了针对学生上课出勤情况的考勤系统与网络平台。考核形式,主要是由辅导员老师及任课教师向学生收取考勤卡代替传统的点名形式进行的。每次刷卡结束后,系统将自行生成缺勤旷课学生名单,同时系统连接着学生手机电话号码及学生家长手机电话号码,使得学生及家长收到缺旷课短信,通过这样的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出勤率⑧。

2.2教师和学生方面

文学社论文范文第7篇

化学教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尽量让所教内容能以“动静结合、声色搭配”的方式充分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1.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这些实验是不适合进行现场演示的,对此,我们不妨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如要做“浓H2SO4”的实验时,可通过多媒体展示浓H2SO4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H2SO4液飞溅现象的视频,这既能保证学生的安全,避免过去传统实验演示过程中的一些安全隐患的问题,又能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可以增强实验过程的可见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开展化学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在进行“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时,过去传统的实验演示是利用钠和水在大烧杯中进行反应,现在我们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投影改在方型试管中进行,同时向盛有滴加酚酞的水中加入金属钠,通过多媒体清楚地进行演示,从而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浮、球、游、消、红”等现象的发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化学现象不仅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首要条件,也是一切科学成就的开端。因此,化学实验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察实验现象的顺序,提高实验成功率。化学实验过程中,会有很多实验现象发生,因此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如在做“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可让学生分组来进行。在实验开始前,我在黑板上列出了需要观察实验现象的顺序提纲:(1)化学实验过程中,反应的颜色、状态分别是什么;(2)实验过程中的反应条件是什么;(3)反应中的试管内物质的颜色又有哪些变化呢?(4)试管口有哪些化学现象?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形成正确的观察顺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有效地使他们巩固化学知识。

2.引导学生在边学边做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如在学习“甲烷”的内容时,我指导学生边学边做“甲烷”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甲烷”的性质,让他们在仔细观察“甲烷”的焰色反应的基础上,对甲烷反应物的结构模型进行有效探讨,在边学边操作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文学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大学语文;人文精神;教学模式

一、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一)大学语文承载文化传承功能《大学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塑造人文情怀、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能力和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为目标,是对“文化传承”这一大学主要功能之一的实践。我国的现代大学诞生后不久,各大高校纷纷开设面向所有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该课程被取消,由此带来的人文素养缺失、文化自信丧失等不良后果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开展以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研究阐释传承工作是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体现大学“文化传承”功能的方式。

(二)通识教育理念推动《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符合当今高校日益强化通识教育的潮流,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均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成人”和“成才”教育中相对失衡。西方高校大多在本科一二年级推行通识教育,而通识教育的核心板块之一就是人文经典教育,内容以古希腊、古罗马以来的西方人文经典为主,所有学生必须修习。这便强化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并塑造了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成为助推西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通识教育理念近年来在国内也日益受到重视,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其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大学生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的传授基本知识、技能的教育,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有助于提高和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传统民族文化素养,从而使我们的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根基之中。

二、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高教司明确规定:“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近年来,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愈加激烈,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语文》课程仍然处于尴尬的境地。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在河北省省属高校对该课程现状展开调查分析。此次共在11所高校进行了访谈,在5所高校实施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河北省属高校,包括理工院校、综合院校、专业性学校、高职院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及文(汉语言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不同专业。本调研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33份,有效收回率为93%。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语文教育正面临边缘化现状,《大学语文》课程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课程设置未达标国家教育部明确要求普通高校对除汉语言专业以外的所有专业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就调查显示,调查范围内的11所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就有5所高校仍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其余6所大学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但也只是作为部分专业的必修课程开设,课程仅限一学期且课时数较少。绝大多数高校采取选修课的形式,如开设古代文学、写作基础、唐诗宋词鉴赏、明清小说专题等,从当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大学语文》虽被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同样被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在高校课程设置中有明显的优势,《大学英语》在各个高校的各个专业均以必修课的形式存在,并且贯穿于学生4个学期甚至以上,每学期所占课时也远远多于《大学语文》课程。在考核形式方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备受重视,是几乎每一名大学生必须参加的考试,也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标准,反观《大学语文》课程并未形成国家统一标准的专业性考试。由此可见,《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始终未成体系。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并未统一,部分院校选择纯文选的教材内容,通过讲解文学原典以传承传统文化,而部分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院校则选择纯写作的教材,使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阅读理解、写作等语言应用技能。从《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订及选取来看,绝大多数院校对于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并不明晰,高校往往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其人文素质教育性。《大学语文》与文化史和文化概论类课程不同,《大学语文》课程的主题是母语学习,母语既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大学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在母语学习中受到传统优秀文化浸染,体味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所以对于课程的定位应不仅仅止于“文学论”“文化论”“工具论”“综合论”等,而应该定位于“高校素质教育”范畴,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

(二)缺乏对课程的重视高校对中华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程经费投入不足。大多数高校出于种种原因,往往只重视学生专业课程的培养而忽视了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及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作用的《大学语文》课程,高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应用于专业成果的研发,对于文化资金的投入相应被大大缩小,难以满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通过调查得知,部分高校至今仍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该课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开设课程的学校对于课程的设置、师资建设投入存在不足,几乎所有高校均没有设置大学语文教研室,担任《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多数来自汉语言文学教研室,很多优秀的教师在承担较多专业课程的同时担任《大学语文》课程的老师,显然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降低了教师对于《大学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性研究的积极性。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程重视程度不高。一方面,由于当前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死板,多以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讲解为主要授课内容,使学生将《大学语文》课程简单理解为“高四语文”,使得《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消极的文化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大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扭曲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使其过分追求金钱与享乐,看重学习的实用性而忽视个人人文素质的提升,虽然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但相比《大学英语》、专业基础课,学生往往更看重后者,注重实际效益而不能认真对待《大学语文》课。从思维特点来看,理工类学生逻辑性强,习惯于知识型学习,而对于人文学科涵泳浸润的学习方式、发散性感悟性思辨性的思维模式较为陌生,有的甚至比较排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以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大部分高校以教师语言传授为主,依靠老师的讲解和板书进行课堂学习,在这种陈旧模式下,学生将对大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学习形成单调乏味、无聊枯燥的刻板印象,降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的积极性。同时课堂中缺乏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被忽视,多数《大学语文》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未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教学中采取作品背景介绍、思想内容分析、写作特点总结的教学方法往往使作品内容与学生产生一定的距离,文章所承载的文化内核也在林林总总的分析和叙述中被淡化甚至完全忽略。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陈旧。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高校《大学语文》课堂多以讲解古代优秀文本为主,学生为通过考核只是对其优秀篇目进行死记硬背,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思维、精神的积极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均未纳入考试的范畴。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

(一)改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1.诵读古诗词,展现母语魅力。文学最初是以“诗乐舞”一体的形式出现,汉语不仅有优美的形式,深刻的含义,还有音乐般动人的旋律。很多流传至今的经典诗词多与音乐和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形”“意”“韵”的巧妙结合,展现出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魅力。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对古诗文内容的初步体会,通过多次诵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古诗文本是静态的语言符号,当学生以声音的方式表达出来时,它就会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引导学生以诵读的方式感受诗文的情感和美妙的韵律,体悟作品的思想美、艺术美、感受汉语的语言魅力,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标举文化元典,宣化人文精神。在众多的古代作品中,蕴含着古代名人作家的精神品格,对于大学生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一,通过讲读中华文化元典,更好地了解古圣先贤的政治思想与主张,感受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思维智慧,解读民族文化精神,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其二,纵向上以史为纲,突出经典。通过系统把握民族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脉络,由中学阶段的基础性、孤立性、片段性上升为整体性、系统性、理论性,使秦、汉散文,唐诗、宋词、元明清戏曲与小说成为课程的主导内容。3.运用新媒体,创新教学手段。其一,打破传统枯燥单调的形象,改善传统的课堂教授模式,使用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有助于生动形象地传承传统文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技术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尤为凸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大学语文课堂理应与时俱进,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现代教学新模式,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因此,高校大学语文课堂应充分运用新媒体,拓展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将课堂知识与声音、图片、视频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大学语文》课堂所要讲授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其二,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和思考。大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中设计一系列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时常向学生提问,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加深思索,以达到更深层次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可以体现在课堂中,在课后也可以随时进行,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课程拓展延伸,搭建资源共享与互动平台,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实时资讯分享给学生,拓宽学生的学习眼界,结合现代社会和学生关注的焦点,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开设网络课堂,制作微课视频,拓展以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堂传播空间,以加强大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利用QQ、微信、微博、贴吧等自媒体平台方便师生交流和答疑解惑。同时建立论坛,兼具讨论与答疑功能,让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要求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论坛中发起讨论话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主观看法,和教师交流阅读心得,写出鉴赏性短文。这种交流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能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三,改革大学语文考试模式,努力创建统一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形式,在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模式下,增添在线学习成绩,包括课时学习和问题回答,等等,使学生养成日常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习惯,更好地开展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程。

(二)注重实践拓展,营造浓郁传统文化氛围1.开展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在课堂授课的接触上,高校大学语文教育应把教学课外实践工作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使传统文化深入校园,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不同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高兴趣感和参与度,形成浓厚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内心。河北省某大学曾举办“踏青吟诗,相约经贸”系列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吟诗登高送春目———登高吟诗”朗诵者意气风发,以饱满的热情朗诵了众多中国古典诗词篇目,“心有灵犀一点通———你画我猜答成语”考察参与者的传统文化积累,参赛者用肢体语言展示成语的内涵;“拜师礼序刘礼束脩”在孔子像前,拜师礼的情景演绎带大家回到古代,一鞠躬一拂袖,尽显尊师之道;“桃李红白填诗词”在百词斩活动中,飘扬的丝带给大家送上祝福,同时传递古诗知识;此外,一些古代传统体育活动如蹴鞠、投壶等,拓展了参与者的知识面。另外,高校可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文学名著欣赏讲座、开展读书活动、建立读书沙龙、“古风吟———中华经典唱诵”“汉服礼仪团”“诗词大会”“成语大赛”,唱诵中华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定期组织经典作品读后感征集、小品和课本剧文艺演出、汉字听写大赛、读书会等活动。2.将传统节日同《大学语文》课堂相结合。大学语文被赋予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局限于课堂生硬的讲授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课本上的只言片语,零零碎碎的知识也难以说清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不妨从课本的代表作中找出具有历史意义的资源,找到古今交汇的节点——民族传统节日,民族节日是每一个民族宝贵的财富,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其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历代华人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感情都凝结在中华传统节日中,节日被赋予太多情感。民族传统节日就是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而产生,这是我们与历史对话的有效渠道。在《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拓展中应充分利用节日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将节日与《大学语文》课堂结合起来,组织一些相关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这也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使命所在。

(三)加大资金投入,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是推动以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物质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师资力量,开设大学语文教研室,建设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同时,《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让学生真正体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知识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还需要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自觉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师本身要有优良的师德和精神品格。因为这些精神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只有教师具备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够为人师表,真正起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因此,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文化素质培训,同时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对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形成深入的理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投其所好”嵌入相关学科方面有趣有用的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质量。

四、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义务。建立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程,能够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传承历史文化的意识,汲取优秀文化中的精神内核,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高校应重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效改革,完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质量,注重实践拓展,营造文化氛围,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与时俱进,探索更多有利于丰富以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其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梅健.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6).

[2]汪淑双.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绥化学院学报,2016(3).